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颐再度上榜福布斯潜力企业,移动医疗前景获青睐

用户投稿 15 0

京颐再度上榜福布斯潜力企业,移动医疗前景获青睐

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颐再度上榜福布斯潜力企业,移动医疗前景获青睐

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颐再度上榜福布斯潜力企业,移动医疗前景获青睐

近日,《福布斯》第十一届中国最具潜力中小企业榜单发布,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京颐股份”)再次跻身福布斯中国非上市潜力企业100强,排名第8位。这是京颐股份第2次入选福布斯潜力企业榜单。

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颐再度上榜福布斯潜力企业,移动医疗前景获青睐

京颐股份凭借其多年来的稳健发展、创新的经营理念、持续的高增长率连续两届获得此项殊荣。公司在智慧医疗领域默默耕耘11年,在院内移动医疗、医疗物联网、医院HRP领域创造了多项卓越业绩,成功为国内超过500家医疗行业客户提供技术、产品及服务。目前京颐股份在移动医疗行业的市场份额超过了40%,最高端客户达到70%以上;京颐物联网率先部署了全国第1例企业级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并覆盖国内多家三级甲等医院,在国内室内定位领域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京颐HRP核心模块已拥有超过70家的军队重点医院,并已获得解放军医院及武警医院HRP系统的独家供应商地位。

2014年5月,京颐股份将智慧医疗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完美延伸到院外移动医疗领域,与其合资企业趣医网共同运营 “趣医院”掌上医院平台,通过“趣医院”,患者能够在手机上实现诸如预约挂号、住院缴费、自我诊断等功能,该平台的推出旨在优化传统就医流程、缓解医患矛盾,并帮助院方整合资源,扩大服务辐射范围。自2014年7月上线以来,入驻“趣医院”平台的国内公立医院数量不断增加,即将突破800家。

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京颐再度上榜福布斯潜力企业,移动医疗前景获青睐

趣医网一直以来都在坚持“以医院为中心”的战略模式,2014年10月28日,京颐股份兼趣医网董事长李志博士宣布全面启动“健康中国”计划,面对行业竞争,趣医网大胆采用错位竞争策略,以医院为中心,围绕两个入口、开放平台,全方位覆盖患者、医院、医生三者之间的关系。目前“健康中国”计划已经在全国举办了10多站,并覆盖了包括江苏、河南、河北、湖北、广西、安徽、云南、福建、吉林、四川等省份。未来趣医网还将推出全新的“医院+”战略模式,届时“趣医院”掌上医院平台将整合第三方资源,通过线上结合线下的O2O方式实现一站式服务。

作为一个国际知名的排行榜,福布斯对于上榜公司的要求可说非常严格,能连续两年上榜潜力企业榜单,对于京颐股份来说并非偶然,既是公司实力的证明,同时也是作为当下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态势下的医疗信息化被广泛看好的明证。

热衷并购的华鹏飞摊上事了,曝三大问题被责令整改

记者 | 陈慧东

财务核算不规范、资金管控不规范、对子公司管控薄弱——一直奔赴在“并购路”上的华鹏飞(300350.SZ)三大问题曝光于众。

3月10日晚间,华鹏飞披露公告称,收到深圳证监局对公司采取责令整改措施的相关决定书。

上述公告称,深圳证监局自2017年11月起对华鹏飞进行了现场检查。检查发现,首先,华鹏飞存在财务核算不规范问题:深圳证监局注意到,华鹏飞综合物流服务收入核算不符合公司会计政策规定,存在提前确认收入问题,2016年提前确认收入168万元。

另外,华鹏飞存在的财务核算不规范问题,还体现于综合物流业务成本存在跨期确认现象。据上述公告,华鹏飞存在2016年提前确认收入168万元、2015年跨期确认在2016年的成本金额为1550.88万元等收入、成本确认不规范的问题。同时,华鹏飞多家子公司存在收入跨期确认、虚增商誉金额、少计入成本费用等问题。

对子公司的管控方面,深圳证监局强调,华鹏飞子公司博韩伟业在业绩承诺期,与武汉大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青岛宝民现代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主体之间的业务存在一些疑点,华鹏飞未能给出合理解释。考虑到上述业务对博韩伟业能否实现业绩承诺影响重大,反映出华鹏飞对博韩伟业的管控缺失,对其业务合规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也未尽到审慎审核责任。

资金管控方面,深圳证监局指出,华鹏飞现金管控薄弱,综合物流服务业务存在通过个人银行账户支付成本费用情况,该现象自其上市以来持续至检查期间,时间跨度长。其中,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使用个人银行卡数分别为38张、38张和30张,支付金额分别为1.31亿元、9495.15万元和5200.55万元。

由此,深圳证监局决定向华鹏飞下发责令改正决定书,责令该公司按照相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华鹏飞全体董高监人员应加强对证券法律法规的学习,提升规范运作意识,确保资金、资产的安全性以及财务核算的合规性;华鹏飞应对公司财务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华鹏飞应对加强对博韩伟业、宏图创展等并购主体的管控。

华鹏飞官网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0年,于2012年8月在创业板成功上市,目前覆盖移动物联网运营、综合物流服务和地理信息测绘等业务板块。

据界面新闻记者初步统计,华鹏飞2014年来已先后向7家公司发起并购,有些收购成功的标的公司未完成业绩承诺,另外的则被华鹏飞转手出售,如今旗下子公司频出负面消息,华鹏飞内外交困。

据财报数据显示,完成上市后,华鹏飞的2013年业绩即变脸。2013年,该公司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22.75%,扣非净利润下滑49.21%。

此后,华鹏飞的业绩增速并不理想。2014年至2017年,该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082.13万元、8532.64万元、1.32亿元、5912.52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1771.23万元、7249.10万元、1.03亿元、-2.48亿元。

这时的华鹏飞试图走一条“捷径”——收购“大数据+互金”风口的明星公司苏州赛富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赛富科技),其与苏州赛富科技签订股权转让及增资扩股协议,以5400万元持有苏州赛富科技16.43%股份。2015年和2016年,这家“明星公司”未完成业绩承诺,2017年已无正常经营,“踩雷”的华鹏飞于2016年3月将其所持股权转让给宏图高科(600122.SH)。

收购成功便被华鹏飞“转手”的标的不止一家。2013年至2014年,华鹏飞相继收购过德马科85%股权、鹏鼎创盈3.79%股权等,但均又将其转手出售。据媒体报道,仅买卖德马科一项,公司在一年内获得了747.76万元的收益。凭借频繁的收购、转手标的,实控人张京豫父女近两年通过减持套现4.36亿元,加上超八成的股权质押融资约3亿元,合计将变现超7.36亿元现金。

无人理会的业绩成为“一潭死水”,导致华鹏飞股价一跌不止。华鹏飞的股价曾于2015年6月走出53元/股的高点,随后在震荡中一路下跌,截至3月11日收盘,报7.49元/股,跌幅超过八成。

据华鹏飞披露的2018年业绩快报,公司当年净利亏损5.55亿元,上年同期则是盈利5912.52万元。值得关注的是,此时的华鹏飞仍试图打“收购牌”,向上海京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两家公司发起的收购均以失败告终,且被指炒作股价。

一直奔赴在“并购”路上的华鹏飞,发展策略是否会进行调整?如今因子公司被责令整改,其管理机制是否存在问题?针对上述疑问,界面新闻记者3月11日致电华鹏飞,对方表示不接受电话采访,记者所发邮件亦未收到回复。

相关问答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

[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软件工程、...

轨道交通行业解决方案私营企业,如何获得风投?

2、医疗健康,投资的有迪安诊断、理邦仪器、爱视眼科、派尔特医疗、交大京颐等;3、其他,爱社科技、大连机床、普丽盛、隆鑫通用、嘉华特种水泥、辉能科技等;...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