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聚焦丨上门做菜新服务,如何更好发展?
新华社北京5月20日电 题:上门做菜新服务,如何更好发展?
新华社记者钟焯、王雨萧、曹祎铭
近年来,上门做菜的新服务在社交平台上走红,让许多年轻人有了就餐新选项,也让不少烹饪爱好者看到一种就业新方式。
专业厨师提供“私厨”服务,擅长烹饪的厨艺爱好者在社交平台“接单”……如今上门做菜的服务越来越多样。对此市场反应如何?未来如何规范发展?
上门做菜悄然兴起
下班后,在广州工作的“95后”彤彤(化名)直奔客户家中做晚餐。客户是她在小红书上发帖自荐上门做菜后联系上的。
“口味要做得怎么样,蒜、香菜、小葱等有忌口吗?”前一晚,她和客户做了详细沟通。到达后,她迅速按需加工起客户备好的食材。不一会儿,三菜一汤摆上了餐桌。

小红书上有关上门做菜的帖子。
记者了解到,上门做菜服务正逐渐兴起并受到不少人欢迎。和彤彤一样在社交平台上提供上门服务的人并不在少数。在小红书平台搜索“上门代厨”“上门做菜”等话题有超万篇笔记,一些B站博主发布#请人上门做饭,是一种什么体验#等相关视频,点击量达百万次。
记者了解到,发帖的网友多是兼职,以做家常菜为主,做三道菜的人工费一般在50元至100元不等。一名湖北武汉的“00后”大学生告诉记者,他利用节假日兼职,“给一名30岁的上班族上门做菜30多次了”。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上涨,部分专业团队和家政公司也开始推出相应服务。
“团队6人都是‘90后’,客户也是以青年群体为主。”今年32岁的黄立鹏是广西南宁一个上门代厨团队的负责人。他说:“我们不仅接宴请单,也做家常单。这种方式比做实体餐饮成本更低,单人月收入在1.5万元以上。”
轻喜到家内蒙古呼和浩特分公司负责人赵小英说,上门做菜的阿姨会经过总部专业培训,包括各大菜系的烹饪、刀工、营养搭配、服务礼仪等。
已经运营了4年的“阿姨妈妈上门做饭”平台负责人杨睿介绍,平台既有十余名专职阿姨也有几百名兼职阿姨,在江苏徐州的日订单量最高达200余单。
上门做菜为何受到青睐?
自己下厨、点外卖、下馆子……多种用餐选择中,上门做菜靠什么赢得消费者青睐?
记者采访了解到,上门做菜作为一种定制化上门服务,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品质、个性等多元化用餐需求。
既能“吃得方便”也能“更合口味”——
“既‘不想做饭’,又想‘好好吃饭’。”在采访中,一些年轻消费者提到,上门做菜提供了兼具便利性与品质化的选项——既能像点外卖一样方便,又能在品质上更讲究,“食材是自己选的,调味料是自家的”。
“全职家政阿姨价格较高,厨艺未必精湛,而且我也不是每天都需要做菜服务。”一名广州消费者说,相比之下上门做菜更适合自己。
同时,相比餐厅标准化的菜单,上门做菜可实现个性化定制——从沟通菜品、自选食材、按需上门,再到烹饪方式、口味需求,消费者可对多环节自主把控。
“我们会按照客户的要求对菜品进行改良,比如有些人的血糖、血脂偏高,就会在菜品选择和烹饪方式上尽量低油低糖。”黄立鹏说,厨师上门前会与顾客沟通好各种细节。
满足特定场合需求——
记者了解到,在坐月子、家庭宴请等特定场合下,一些消费者倾向于选择请专业厨师上门做菜。
南宁市民赵慧妍今年初生产后在家坐月子,请了专门上门提供月子餐的厨师。“术业有专攻,有些菜我想吃但不会做,就会让厨师根据需求来帮忙。”她说。
此外,一些消费者在进行宴请时,既需要私密氛围,又期待专业大厨风味,“私厨”是不错的选择。呼和浩特一个厨师上门团队的负责人李明介绍:“10人餐的服务费多在一两千元,顾客比较能接受。”
“今年春节期间公司上门代厨预订火热。”北京一家家政公司的经理告诉记者,很多人都觉得过年在家吃饭更有烟火气和团聚的氛围,公司30多名厨师春节都是“满单”状态。
同时,上门做菜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增收渠道和就业选择。
“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做点事情,还能增加收入。”彤彤说,自己从小就爱好烹饪,“上门做菜将爱好和厨艺‘变现’了”。
来自南宁的“90后”潘女士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入行”,如今上门做菜已成为主业,“平均每个月收入有5000多元”。
部分受访从业者告诉记者,上门做菜为他们打开了就业的新思路。不少人因兴趣找到一份热爱的兼职,也有人不断深耕这一新赛道,为自己创造了相对稳定的收入。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许光建表示,上门做菜等“上门经济”的兴起与服务业的精细化发展密不可分。“从过去消费者上门、商家决定提供什么服务,到现在消费者需要什么、商家直接上门定制,这背后是服务消费向细分化、个性化的升级,也是服务业通过精细发展精准匹配消费需求的体现。”

潘女士为客户做的菜品。(受访者供图)
如何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陌生人上门安全吗?餐食出问题、口味不满意怎么办?谁来约束和监管上门服务的提供者?面对新服务,不少人心中有疑问。
受访法律人士认为,上门做菜服务处于家政、烹饪两个行业“交叉地带”,服务人员资质条件不受限制,双方存在一定人身安全风险,也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和消费纠纷,需规范发展。
“上门做菜的服务关系认定、发生意外时的责任划分存在争议,菜肴如何制作、食品的卫生安全如何保障,也缺乏相应的行业规范。”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律师胡俊杰说。
北京环誉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王殿明建议,相关服务平台和公司应建立从业人员预先审查机制,在提供服务前主动与消费者签订服务合同或协议,并明确各类收费标准,让消费者有据可依。
一些上门做菜服务的提供者正在进行规范服务方面的探索。赵小英说,为保证卫生,公司规定在上门服务时须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包括厨师帽和一次性口罩、手套、鞋套。“上门烧饭师需要按规定持有健康证明,公司会给员工购买相关保险,一旦发生纠纷,公司会出面协调处理。”
广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吴东栋说,通过社交平台“自行”交易的消费者,需重点关注食材的采购和处理,为服务者提供合理、安全的工作环境,并提前与对方就细节充分交流,减少纠纷发生的可能。
除了服务隐患,行业也面临盈利难题。多名个体从业者反映,上门做菜看似简单,但从开单到做成一定规模并不容易,面临沟通成本高、同质化竞争等问题。
“很多客户咨询,但可能地点太远、出价低,匹配成功率不高。”潘女士说。
在上海全职从事该服务的张先生坦言,普通个体从业者面临“瓶颈”——“专注家常菜赛道的话,需要与家政阿姨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若做客单价更高的宴请,很多人没那么专业,人脉也不够。”
一些专业团队更看好市场前景。杨睿说:“我们在一线大城市做过调研,上门做菜的需求客观存在,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匹配效率和成本的问题。”
“很多‘上门经济’属于灵活用工的形式,上门做菜涉及社保、税收、市场监管等多个方面。”许光建表示,要进一步完善失业、工伤、医疗保险等配套保障,相关部门应出台措施加强对上门服务的引导和规范,制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服务资质、服务过程、服务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估,更好保障从业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馆长自己也没有,冰箱贴“天花板中的天花板”为何如此难买?
算上出道即“顶流”的国家博物馆凤冠冰箱贴,当下北京最难买到的文创冰箱贴还有一款——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天宫藻井冰箱贴。 这款冰箱贴悄然上市后,因“断货”蹿红至今。作为市文物局局属的一家专业博物馆,古建馆因冰箱贴赚足关注的同时,也感受着“成名的代价”。
10月31日,古建馆馆长薛俭终于抽出空来接受采访,他坦诚地说:“我自己也没有藻井冰箱贴。 不过,我相信随着产量和库存增长,限购的措施一定会取消,更多人可以随时买到心仪的文创产品。”目前,该馆正在启动新一轮“造星计划”,明年要为馆里的最大网红打卡点“一亩三分地” 海选专业文创开发团队。
“天花板中的天花板”
藻井冰箱贴的原型是古建馆馆藏文物万善正觉殿天宫藻井 。“冰箱贴分5层,每一层都可以分开。底层专门设计了夜光效果。”薛俭说,这处藻井最早是隆福寺的建筑构件,也是古建馆的镇馆之宝 ,历来就有“最美藻井”之誉,也被网友称为“天花板中的天花板” 。

网友在社交平台展示天宫藻井冰箱贴
4月,冰箱贴借着“天下第一仓”先农坛神仓建筑群开放的热度上架,并未受到过多关注。7月,随着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叠加暑假观众高峰,古建馆的日均客流量屡创新高,以天宫藻井冰箱贴为代表的文创销量随之上涨。10月中旬,藻井冰箱贴一度售罄,到了当月19日恢复供货时,人们的热情仿佛一下子被引爆了,随之出现了一早就到古建馆排长队抢购的现象。


万善正觉殿天宫藻井
“可能是因为曾经断货,一定程度上助燃了观众的好奇心。再加上很多人在社交媒体分享冰箱贴的照片,一下子就开始排队购买,而且队越排越长。”薛俭说,“排队的人来得也越来越早,甚至提前到了清晨5点 。工作人员每天一早都要到门口维持秩序。”
成名后的烦恼不止这些。目前,古建馆和北京育才学校共用一个大门 ,早上购买冰箱贴的队伍排得很长,给师生进校造成了堵点 ,甚至有家长因此投诉博物馆。薛俭直率地说:“看到大家喜欢我们的文创肯定高兴,但面对长队也很无奈。”
天宫藻井冰箱贴为何难买?
为了解决矛盾,几经研讨,古建馆决定将线下排队转为“网约”——提前3天在网上放号,每天限量400个 ,“抢”到资格的观众可以在预约日开放时间段随时到馆购买冰箱贴,避免早上扎堆排队。
10月23日一早,古建馆官微发出“网约”公告。“当天上午10点放号,几乎两秒,400个线上名额全被抢光了。” 薛俭说,经过一个星期的适应期,线下排队的问题大幅缓解,线上预约依然火爆。
10月31日9时许,记者在该馆文创商店门口看到,几乎每一位取到货的观众都会兴冲冲地当场开箱。“线上预约也有窍门,我是提前上好闹铃,填好个人信息,就等10点拼手速下单。” 市民吴女士一边欣赏自己的冰箱贴,一边和其他人分享经验。

游客取到天宫藻井冰箱贴后立刻拍照
薛俭特意做过调研,通过这种方式预约成功的观众大部分是年轻人。“目前采取的措施对老年观众不太友好,这也是权宜之计。”他特意解释,冰箱贴制作复杂,采用传统的珐琅描色工艺搭配玻璃漆上色,厂商3条生产线的每日最大生产量只有400个 ,“我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又增加了两条生产线 ,目前正处于打样试制阶段,预计11月中下旬能够满足更多观众的购买需求。”
古建馆还在不断优化服务,适应超出预期的热度。“我们增加了文创空间的销售人手,还专门设立了售后服务热线,收集观众意见建议,处理投诉问题。”薛俭真诚地说,售后工作人员几乎24小时都在接电话 ,甚至有年轻小姑娘因少数观众不理解急哭了,“我们很感谢观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喜爱,也特别理解大家买不到冰箱贴的焦急心情,希望少数未买到产品的观众能给予工作人员理解和尊重。”
“一亩三分地”IP在路上
单品销售额达400万元,天宫藻井冰箱贴一跃升为“顶流”,也带火了其他文创产品,古建馆文创空间销售额逐月提升,点燃了观众为传统文化消费的热情。“神仓冰箱贴、蟠龙藻井冰箱贴 最近也很畅销,日销售量也是几百件,也会出现小规模的断货。”薛俭坦言,这些文创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爆款”。

蟠龙藻井冰箱贴
此次“成名”后,古建馆也在寻求文创开发运营模式的创新,为更多明星文物邀请“经纪人”。
“目前我们采取文创授权合作的模式,由文化创意公司设计开发、投资生产、销售运营,馆方授权文化IP(知识产权),管理文创空间。”薛俭说,该馆正准备发掘先农坛的历史文化,为素有“一亩三分地”之称的耤田研发文创产品。 明年起,耤田的种植和活化利用不再申请财政资金支持,将采取IP授权市场化运营的模式,公开征集文创公司,开发农耕文化主题文创产品。“今后,观众来体验农耕活动时,可以把收割的谷物作为纪念品,进行二次创意加工。我们也希望吸收更多设计团队的创意点子。”


先农坛“一亩三分地”农耕体验
将来,随着先农坛非文物建筑的腾退,古建馆的开放区域会进一步扩大。薛俭有个设想:“我们希望打造一个文创孵化基地,引入更多文创公司,激发博物馆的活力,通过文创开发和推广,让展线延伸到展厅之外,更好地满足观众‘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愿望。”
(来源:北京日报微信公号)
相关问答
你好我想问一下鲸鱼宝理财产品信息誉如何?-汇财吧专业问答
[回答]还不如余额宝呢,不如转到余额宝,差不多五六毛,换理财产品可以咨询我鲸鱼宝理财这块还是不错的,不过我个人感觉现在这一块已经不是未来的趋势感觉还...
成语里面有誉的成语有哪些?
含誉的成语有(列举几个解释如下):毁誉参半、沽名钓誉、欺世钓誉、避毁就誉、以誉为赏、交口荐誉、令闻嘉誉、享有盛誉、无誉无咎、矫情干誉、载誉而归、以...
用誉字来组词,可组成(誉峰)组词吗?-╱欧耶o_O的回答-懂得
不推荐。誉峰是世界级中央都会豪宅的领峰者,甄选都会豪宅生活的设计大师,带领你进入至美的世界。这属于特有名词,如果不知道相关信息就会认为是错误...
【“闻誉恐,闻过欣”是交友之道作文】作业帮
[回答]然而,怎样才能获得知心朋友和那份真挚的友情呢?这个暑假,我带着这个问题在《弟子规》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书中有这么一段话:“闻过怒,闻誉乐。损友...
带"名"字的成语名的意思为说出_作业帮
[回答]不可名貌(bùkěmíngmào)名:说出.没法用言辞来形容.出处: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五卷:“穿幽透深,不可名貌.”不可名貌(bùkěmíngmà...
空气能10大品牌-ZOL问答
海尔自2002年进入空气能热泵行业以来,依托集团自身的研发资源和平台优势,不断进行空气能热水器产品研发和技术迭代。目前已建立了全球5大研发中心和3大空气源热...
胸部发痒脱皮的地方颜色变深_千问健康
胸部发痒而且脱皮.发痒脱皮的地方颜色变深摸上去有一条条纹
糖尿病人用(消协)药,好吗?_千问健康
糖尿病人用(消协)药,好吗?_千问健康
玛卡是壮阳药吗?靠不靠谱?-红网问答
玛卡|玛咖到底是不是壮阳药玛卡|玛咖(MACA)是一种美洲的植物药,它起作用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调节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内分泌系统重新充盈旺盛,...
散播谣言败坏名誉怎么处理_法律问答—华律网
[回答]散布谣言以破坏他人声誉者,有可能触犯民事侵权法规,或者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涉及到刑事犯罪。在民事领域,被侵犯者有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